内蒙古卫生健康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会
当前位置:首页 > 会员风采

践行医者初心使命,附院“组团式”帮扶把健康送到基层百姓家门口

T
Time:2019-12-20 浏览次数:4847次 分享更多:

践行医者初心使命,附院“组团式”帮扶把健康送到基层百姓家门口

十二月中旬,对于边塞青城呼和浩特而言,已进入了深冬时节。12日清晨8点,载着附院健康帮扶专家的车已经驶出了城区,驶向了深山。

车队沿着残留积雪的盘山路蜿蜒向上,学校副校长、附院院长鲁海文和副院长侯明星带队去武川县医院实地调研,进行精准帮扶。这是附院开展“组团式”健康帮扶的一部分,也是附院人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具体做法。

正如鲁海文在调研座谈会上所言:我们的健康帮扶有“四个一”的目标,解决一项医疗急需,突破一个薄弱环节,带出一支技术团队,新增一个服务项目。这一目标如果落实到位,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当地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也正是体现了我们“为民服务解难题”这一初心和使命。

当天,附院派出的“组团式”帮扶专家有院办主任、武川县医院挂职副院长刘海波,社会服务部部长孙明,消化内科主任医师陈平、急诊内科主任医师牛君义、儿科主任医师王继春、超声诊断科主任医师王晓磊及主任护师郭红桃、刘晓伟、王呼萍、李宽荣。这支队伍的组成,也是在前期调研武川县医院后,特意按照基层医院发展需求、患者就诊需求选派的多学科专家。

听闻有附院专家坐诊,不少患者慕名而来。
家住武川县西乌兰不浪村的马女士,背部肩胛处有一肿块越长越大,最近开始有疼痛感。急诊内科主任医师牛君义接诊后判断其可能是巨大脂肪瘤,但不排除其他可能,建议经彩超确诊,而超声诊断科主任医师王晓磊也是此行健康帮扶团队的一员。经超声检查,确诊肿块正是巨大脂肪瘤,且有流血信号,王晓磊建议尽快进行手术。

从1楼诊室到2楼彩超室,附院“组团式”帮扶带给患者最直接的便利。“省了去呼市来回奔波,看病、做检查都有附院专家来咱们武川,特别方便。”马女士感慨道。

在消化内镜室、儿科诊室及武川县医院各病区,各学科的帮扶医疗、护理专家们,或指导操作,或进行义诊,或开展教学,把热情与技术传递到基层医院。
附院对基层医院的帮扶由来已久,自2003年成立医院集团以来,成员遍及全盟142家医院,近年来开展了大量的帮扶工作。
仅仅2019年,附院医护人员在基层完成各种手术293例,开展教学查房518例,业务培训98场,派送下乡人员87人次,接收基层医护人员进修114人。
武川县医院也是医院集团的成员,常年与附院保持着交流合作关系。今年7月,附院开始对武川县医院和四子王旗医院进行“组团式”帮扶,结合当地需求,有针对性地分批次派出多名医务人员,在基层医院进行为期半年的帮扶。
为推进各项工作落在实处,还派出挂职院长及挂职护理部主任、学科带头人,不定期进行实地调研,了解需求,解决问题,确保“组团式”帮扶出实效。
今年下半年,附院协助武川县医院建立了胃肠镜室,赠送价值60余万元的电子胃镜系统一套,并免费培训医护人员,今年年底前武川县医院将在附院消化内科派驻医师指导下开展胃肠镜诊疗工作。
在武川县医院,已经驻地3个月的9名附院医生已经完全适应了当地的医疗工作。在急诊科、消化内科、骨科、中医科等多个科室,他们发挥各自的专业特长,指导基层医护人员开展新业务新技术,切实满足基层患者的需求。
在附院多年持续的帮扶和近年来的精准帮扶、“组团式”帮扶,武川县医院的综合实力也不断提升。
在内科病房,几乎住满了患者。今年53岁的秦女士两日前因眩晕、休克正在住院,专家团队们组织会诊,指导下一步治疗方案。秦女士是武川县人,12月10日突发眩晕,到武川县急诊科就诊时已发生休克。接诊医生立刻给予检查和处置并收治入院,经过两日治疗,病情已明显好转。

据秦女士女儿介绍,得知武川县医院有附院专家坐诊,心里踏实了很多,“赶上这种急病,去呼市怕耽误了病情,现在能在当地治疗,实在是太方便了。”
健康帮扶是一项长期工程,直接关系百姓的幸福生活。
“我们今天来,就是要了解具体问题、具体要求。”鲁海文说,在帮扶过程中,附院不断查找问题,持续改进策略。“发挥组团式帮扶的整体合力,把基层医院的薄弱科室建强,空白诊疗技术补齐,把医院管理水平和诊疗能力同时提升,圆满完成帮扶任务,让百姓享受到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文/党委宣传部 乌日娜

图/党委宣传部 秦颢

美编/党委宣传部 谢凯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