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面一】
清晨7点半,医废转运点,包头市第三医院(市传染病医院)院感科的赵月把事先打印好的“医疗垃圾转运温馨提示”递到转运司机手里,并仔细讲解着注意事项。同时,他和队友认真指导着保洁员朱师傅穿戴好防护用具,一起检查垃圾袋口是否扎紧、消毒是否到位。
赵月的小组负责医废点、污水站、救护车、食堂等区域的院感工作。因为朱师傅没有合身的防护用具她不知跑了多少趟器械科,为了监管好污水处理,她研究标准、制定要求、现场指导,连日的辛苦,使她的眼结膜出血,可她从未离开工作岗位。然而她还是个哺乳期的母亲,本应把更多精力放在孩子身上,现在只能抽空回家给孩子喂喂奶,精力全部投入到疫情中。
【画面二】
“放射科灯坏了,安装人员能进去吗,走哪个通道?”“新捐来一批防护服,你们过来给把把关!”院感科的电话此起彼伏,曹学佳认真地回复,不时放下电话直奔现场解决疑惑。她的眼睛本来就不太好,在一次检查完门急诊消杀情况回家后,眼睛因紫外线过敏变得又红又肿,但她仅请了半天假开了点药又继续回到工作岗位。一天,偶然谈到家里的时候,她委屈地流下了眼泪。原来,因为疫情期间自己在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做院感工作的缘故,牵连爱人受到单位人的排斥在家“隔离”,远程工作,可她从未想过退缩。
【画面三】
王姝君是院感科主任,这些天,她处处身先士卒。她在2月22日的微信朋友圈写到,自2020年1月20日开始抗击新冠疫情至今,第一次6点前离开医院。走在大街上,突然发现今天路上人多了,天气很好,才想起自己一个月来每天两点一线早出晚归,除家人外没有和任何工作之外的人打过交道。是家人的支持和信任让她笃定、担当,是领导、同事的鼓励,给了我全身心投入疫情的信心和勇气。
【画面四】
为了更好地指导病房消杀和医护人员防护,院感科副主任王晓霞请缨深入一线。她要为医务人员的防护把好最后的关口,在他们进隔离病房前检查“盔甲”是否穿戴严密,出病房前检查脱卸流程是否符合规范,亲手指导病房保洁员做好垃圾处理和消杀工作,为病房感控工作及时是查漏补缺。
【画面五】
薛敏、柳丽娜、王宇娜都是曾经临时抽调到院感组的护士,现在她们都进入了隔离病房。当问及她们感受时,她们都说,在感控组工作的经历让她们对院感控制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院感的各项规范流程更加熟悉,会更好地帮助她们在隔离病区做好院感工作成为感控的监督使者。
这就是疫情面前一个个普通的“感控人”。他们埋下头,什么也没说,只是尽职尽责,默默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
从预检分诊、发热门诊、隔离病房,到总务、物业、器械、药房,没有院感科不涉及的。流程如何合理化、防护如何合理又不过度、消毒液洗手液如何遴选等等,上到决策,下到每个人的具体行为都贯穿着院感工作,离不开这支感控队伍。
这是一支由该院分管副院长曹宇环亲自组建并挂帅的队伍,由院感科人员和抽调的部分护理人员共同组成。在疫情刚刚萌发时,这支感控队伍就已经穿梭在医院的各个区域。
曹宇环说:“”感控组的工作目标就是确保‘医务人员零感染’,职责就是防护和消杀,重点就是做好医院各区域各环节的风险评估、做好包括保洁、司机、食堂在内的院内全体人员的培训指导、做好日常的监督监测。国家危难之时,大家都应该有舍小家顾大家的精神。非常时期才更突显感控工作的重要,也是对我们专业能力的一次考验。”
一个多月来,曹宇环从未休息过半天,经常工作到深夜才离开医院,参与制定流程规范、部署每个细节、督查每个区域。绘制图纸、组织论证、确定施工,在她争分夺秒地的努力下,隔离病区布局不合理的建筑结构得到有效改善,极大减少了院感隐患。
疫情期间的工作千头万绪,每一项工作都牵动着院长刘国亭的心,但是感控工作,是他心目中的重中之重。他说:“院感控制工作是保证医务人员安全的防火墙,一定要做好。无数次,他亲自率领感控人员巡查发热门诊、食堂、医废点、污水处理站,并现场部署工作。”
感控工作渗透在医院工作、生活的每个环节,感控人所做的工作悄无声息,却意义深远。疫情面前,使命在肩,感控人将继续全力以赴,逆风而行,为赢得疫情最后的胜利,为保障医务人员安全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火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