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卫生健康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会
当前位置:首页 > 通知公告 > 行业动态
通知公告

巴彦淖尔市医院医改样板登台亮相 ——全区卫生计生系统医改典型经验展示

T
Time:2018-01-05 浏览次数:4816次 分享更多:

2017-12-18 巴彦淖尔市医院
点击“巴彦淖尔市医院”一键关注!
▍文字:韩华敏  ▍图片:刘培源
▍版面编辑: 张雅婷
▍审核:韩华敏

12月15日,“扬子江”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卫生计生大型宣传暨典型经验推介活动推进会在巴彦淖尔市医院举行,会议旨在进一步总结推广内蒙古自治区三级公立医院深化医改典型经验,推动医改向纵深发展。巴彦淖尔市医院作为从全区各地医改实践中遴选出来的典型样板医院承办本次会议,并做典型经验交流发言。全区多家新闻媒体、200余名卫生计生系统负责人、宣传人参会并实地参观巴彦淖尔市医院。


典型引路,引领示范,是医改向纵深推进的关键,让我们一同聚焦巴彦淖尔市医院,看看他们是如何创新突破的。


排队挂号的人去哪里了?


巴彦淖尔市医院创建于1958年,是巴彦淖尔市唯一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保健、康复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现代化综合医院,日均门诊量约2000人次。清晨一大早,正值挂号就诊高峰期,巴彦淖尔市医院门诊大厅内却秩序井然,曾经拥挤排队的患者都去哪儿了?
宽敞明亮的新区医院门诊大厅内,飘荡着舒缓的钢琴曲,开放式医师助理服务台集挂号、开单、交费、用药咨询于一体,门诊患者可通过医师助理一对一的接诊,一站式完成挂号缴费、咨询、开单检查、推荐专科等服务,三个区域同时开放,医师助理指导就医,门诊患者得到有效分流。
二楼的内、外科诊区分诊台也显得很“清静”,门诊患者在这里扫码后便可在候诊区等待分诊系统叫号,每间诊室外有1-2名患者等候,预约诊疗,一医一患,安静从容。

“以前看病总担心没听见或叫过号,现在系统叫号,感觉方便多了。而且也不用担心有人插队,最主要的是看病时没有其他病人围着了”,看完病的孟大妈满意的说。
紧邻诊区的检验采血区,8个服务窗口同时开放,系统叫号,有序采血,无需排队等候。采血后患者在等候区休息,通过电子屏显示的信息,只需拿挂号票一扫码,检验报告单就打印到手,6台检验报告自助打印机完全满足门诊检查患者的需求,取号、采血、打印报告集中在一个区域完成,不用来回跑路,等候时间也大大缩短。
该院以“改善群众就医体验”为改革落脚点,通过一系列管理和IT应用的组合创新,成功帮助患者简化了就诊流程、缩短了就诊时间。

急危重症救治中心救治成功率有多大?

CCU、ICU、EICU、院前急救......以往这些对老百姓来说陌生又神秘且分散于心内、急诊、外科等病房的急救单元,在巴彦淖尔市医院却被如此醒目的集中在急危重症救治中心的大区域内。那么整合新建的急危重症救治中心如何运转?救治成功率又有多大呢?

说起巴彦淖尔市医院急危重症抢救技术,来自江苏徐州43岁的戴先生赞叹不已。六月末正在某工地干活儿的他突发A型主动脉夹层,并已累及撕裂至主动脉根部,随时面临死亡。在无钱无人陪护的紧急关头,急危重症救治中心多学科协作,12小时惊险“拆弹”,使这一24小时死亡率高达70%的危重患者转危为安,康复出院。
四月初的一个深夜,一起严重的突发伤人事件中,一男子身中六刀生命垂危,30余名医护人员快速反应、多学科联合作战,将濒临死亡的患者成功挽救!
来自五原县的刘女士,遭遇产后大出血合并DIC,转诊来院时已是命悬一线,手术、输血、监护,两天两夜惊心动魄的抢救,年轻的妈妈得到成功救治。
还有磴口县被电缆勒断右脚的的杨先生,急性小肠大部分坏死合并多脏器衰竭的张先生,突发大面积心梗的孙大娘……他们都曾徘徊在生死线边缘,但在巴彦淖尔市医院积极构建无缝衔接的急救医疗体系下,收获“重生”之喜。

从死神手中成功夺回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这无疑都和该院着力“急危重症救治中心”的建设有很大关系。
短短8个月,该院整合建立的急救医疗体系独具特色,成为目前国内对急危重症管理的一种先进模式。通过规范的分级、分类、分区管理,通过多学科协作、整合利用优质资源,通过建立符合本院特点的各种“一站式”流程,通过建立创伤组、胸痛组、脑卒中组、中毒灾害组,使多种急危重症临床救治成效显著,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急救绿色通道畅通无阻,为危重患者的急救提供了更高层次的抢救平台和更大限度的生命支持。
“对于很多危重病人来说,如果没有现在的急救机制,就意味着生命的终结。”这是重症医学科温鼎东主任对急危重症救治中心的诠释。他说,同样的危重患者,同样的治疗手段,由于救治时间较以往缩短50%,为急危重症患者赢得了宝贵时间,最终抢救成功率大大提高。

目前,该院急危重症救治中心开放使用床位150张,截止11月份运行8个月来,共急诊急救患者30045人次,手术治疗9616人次,住院治疗33474人次,救治成功率85.48%,已成为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学科,巴彦淖尔市170万各族群众的急救“安全岛”。
不出市区就能找到国际、国内知名医生看病吗?

老百姓生病为啥总想着去北京看呢?原因简单,北京的医疗水平在全国是顶尖的。如果在巴彦淖尔市医院就能享受国际、国内一流的诊疗,干嘛还要跑到北京去呢?
在巴彦淖尔市医院国际国内远程医学中心,申请会诊的是一位疑似肺癌的患者,通过盛诺一家与美国专家Azzo.Li现场连线,分析病情、解答疑问、提出治疗方案,近2小时的实时会诊,令患者家属非常满意。当然,患者还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普通会诊或者点名会诊,接受欧美、日本等国际一流专家的治疗指导。同时,在该会诊中心,通过中科院阜外医院心血管病远程会诊中心平台,向阜外医院传送患者图像资料,与心血管病专家实时通话,讨论诊断意见及诊疗方案,完成了本地区3位心血管病患者的远程会诊。

在住院楼19层的沃森智能肿瘤会诊中心,工作人员演示了沃森肿瘤人工智能系统为患者提供用药、手术、化疗等诊疗方案的全过程,展示该系统的智能化与精准化。六月份,该院肿瘤中心在MDT(多学科综合诊疗)模式下,利用“沃森肿瘤”智能系统为一位复杂性局部晚期肺癌患者制定出了一套科学合理的诊疗方案。目前已有近百名患者使用该会诊系统,获得了医患双方的一致好评。
据悉,该院已正式成为北京协和医院博士专家团队协作医院,协和医院每周派博士专家来院出诊、会诊,开展手术。同时医院一次性出资300万元,免除患者就诊专家的会诊、手术劳务费,给百姓看病带来更多的方便实惠。
有国际、国内资深专家坐诊、会诊,可以说给不少患者打上了“强心剂”,市民纷纷慕名前来咨询就诊。随着巴彦淖尔市医院石学敏院士工作站、李雁腹膜癌诊疗博士工作站以及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专科、疼痛专科医联体的陆续建立,节省时间、降低费用,不用出巴市就能享受国际、国内一流水平的医疗服务正在内蒙古西部区变为现实。
有书屋、咖啡厅的医院你见过吗?

医院有咖啡厅,还有书屋、衣屋,并且是免费取阅(用),你相信吗?

进入巴彦淖尔市医院,满眼的绿植如一股清雅之风扑面而来,一些看起来舒适而可爱的小沙发有序摆放,就医过程中可以随时随地休息,而且你不仅能看到咖啡馆,便利店,还能逛书店,品味书香,大大淡化了就医的不舒适感。
据了解,巴彦淖尔市医院努力为患者和医务人员营造人性化、较为舒适的诊疗环境,建设之初便引进禅智咖啡、万客乐超市、近邻宝、洗衣店等服务项目,方便患者与员工;今年8月,设立了“爱心衣屋”和“爱心书屋”,为患者提供医务人员免费捐赠的衣物和书籍。同时,医院还相继推出爱心早餐、便民服务车,病区开设健康角,门诊大厅、住院部演奏钢琴,儿童医院设置游乐活动区等等,诸多人性化服务举措,一改大家对医院的惯常印象,为医患打造出安心诊疗的“家感觉”。


公立医院改革必须以改善患者就医体验为宗旨!
老百姓关注什么、期盼什么,巴彦淖尔市医院改革就抓住什么,推进什么。通过创新医疗服务模式、改善就医环境、丰富服务内涵、畅通就医渠道等一系列有温度、有速度、有力度的革新举措,促使医院服务从粗放转向精细,从医学化转为人性化,全方位改善患者就医体验,让老百姓真正享受到了医改带来的实惠,也为医院的发展注入强大动力,走出了一条具有巴彦淖尔特色、惠及民生福祉的医改新路,成为内蒙古自治区医改典型!